在诸多通过推翻前一代王朝而登上皇帝宝座的帝王之中,有一些是从社会底层开始奋斗,而有一些则是充分利用了已有资源,通过前朝的基础来建立自己的梦想。赵匡胤正是属于后者,而他又不同于此前其他的帝王,他虽然登上了帝位,但却保留了原有的政策机制,延续原有的管理人员,让这个国家似乎只有最高统治者改换了,就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从他对柴荣遗孀符太后和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照顾来看,他虽然夺了柴家天下,但依然对柴荣怀有敬意,并且这种敬意表现在他日后治国的很多方面中。
新建立的王朝都会有一定的适应阶段,获得权势的将领们一个个飞扬跋扈,展示着自己的战果,人人均以新王朝的英雄自居。对于曾经拥立自己的赵普、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赵匡胤都非常慷慨地予以加封,让赵普做了宰相,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但对自己,赵匡胤依旧是严格要求,宫廷之中仅有几百名宫女太监,拒绝享用那些为帝王提供的奢侈淫逸的生活,依旧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因为在赵匡胤的心中,现在远远不是享受成果的时候。
从柴荣以来,中原北方政权就一直希望可以统一,这个想法经由后周一直传递到宋,赵匡胤也一样怀有这样的统一梦。他语重心长地对众臣说:“现在,虽然我们已经建立新的王朝,但是内忧外患一点都没有减少,不管是内外,都有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都非常急迫,这样的情形之下,大家又怎么能只道享乐呢?”
在赵匡胤这种忧国忧民情绪的影响下,宋廷的朝臣们也都鞠躬尽瘁,而这也不能让赵匡胤感到放松。退朝之后,他眼望着窗外洋洋洒洒飘落的大雪,对宋皇后说:“大雪飘落,又是一年要过去了。马上春河解冻,农夫们又要耕作,可是这个国家却像是一棵没有人照顾的树苗,我每天都在担心它会夭折。”
宋皇后贤惠地为他披上一件外衣,劝慰说:“我看到朝臣们都忠于职守,陛下也是每天劳累到深夜,这样的勤恳,一定会让这棵树长到参天,您又何必总是这么忧虑呢?天色已经不早了,您就早点歇息,明天再去想这些事吧。”
赵匡胤说:“今天接到了边防送来的急信,说是北汉又和契丹勾结在一起,似乎有向大宋发动攻势的迹象。虽然它的势力不足惧,但契丹却是我们的大敌,这些消息又让我怎么能睡得着呢?”
他看看窗外的天色,虽然已经深夜,但因为雪光的照射,还带着蒙蒙亮。赵匡胤对宋皇后说:“我要去找赵普,和他商议一下对策。”
宋皇后虽然很诧异,但马上就为他准备衣衫,命人备轿。
在开封城静谧的大道上,皇上的御辇悄悄走过,轻装简从的赵匡胤直奔宰相府而来。赵普听人禀报,大吃了一惊,没想到在这样的大雪天,皇上会深更半夜亲临府邸。他一边穿好衣服,一边快步走出卧房,急忙出来迎接。
赵匡胤亲切地拉着赵普的胳膊说:“我这样深夜造访,是不是打扰你了?”
赵普忙道:“臣的职责便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以陛下为先,怎么会是打扰呢?”
赵匡胤笑着说:“今夜大雪,让我不能安眠,所以特意来找你。就让夫人去热一壶酒,你我对谈赏雪,你看如何?”
赵普忙命人去准备酒菜,自己请赵匡胤入座。他知道赵匡胤这样深夜出宫,一定不是为了想和自己一起赏雪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赵匡胤才几杯酒下肚,便愁眉紧锁。赵普忙问:“陛下为何事忧虑?”
赵匡胤说:“今天边防急报,说北汉又和契丹勾结到了一起,打算乘我们根基不稳,与我大宋为敌。其实不光是北汉、契丹,南方也一样存在着让人不能安心的隐患,简直让我夜不能寐啊。”
赵普说:“陛下为国忧患,这是天下百姓的福祉啊。”
赵匡胤一皱眉,不悦地说:“这些虚头八脑的话每天都有很多人说,你就不用对我说了,我想听你说一些切实可行的。”
赵普笑着说:“其实这些问题臣早就已经想过了,今天陛下既然如此急切地想知道,那我就从头说来。”说着,赵普命人从书房取来了一张大宋地图,铺开在桌子上,对赵匡胤说:“现在,对大宋来说内忧外患其实都有,总体来说,有一内一外、一南一北。所谓一内一外,是内有南方诸国不能平定,这些小国虽然国力不强,但它们的土地面积加起来比我大宋都大,人口总数也比我们多。好在他们之间一直战乱不断,互相争斗分散了他们的精力,暂时无法顾及北方大宋正在发生的变化。至于一外,便是北方契丹,它一直对我领土财富虎视眈眈,自从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尽得长城之险要,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不管任何时候对中原发动战争都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损失,随时都在威胁着京都开封。”
赵匡胤点点头,说:“你所说的正是当前我最担心忧虑的,北汉虽然不如南汉那么强盛,但它依靠着辽国,和它结盟后,时时骚扰我北部边防,让我非常头疼。但你所说的一南一北,又是什么意思呢?”
赵普说:“所谓的一南一北,就是在当前的这种形势之下,大宋建立了崭新的政权,势必要开始做的事:南要统一全国,北要收复失地。北汉其实不足惧,只要我们击溃了辽国的军队,它也就自己消亡了。”
赵匡胤深以为然地说:“是啊,现在南北都有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我记得当年世宗柴荣就曾经和王溥、范质等人商议过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是先南后北,在南方取得一定胜利之后,又挥师向北,收回了不少的失地,振奋人心。”
对此,赵普却说:“世宗当年能够收回失地,并不是因为大周的实力强大,而是适逢辽国内部发生动乱,辽主一时顾及不到,所以才给周军一个机会而已。长期以来,辽国的军事实力都是强于我们的,他们有骑兵在三四十万之上,而中原的军队顶多只有三十万,且还以步兵为主,这样比较又能有多少优势呢?”
赵匡胤说:“我当年随世宗一起出征,运用水军和陆军配合的方法,就夺回了宁、莫等地,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北军不擅水战,这也是周军的优势啊。”
赵普说:“当年的战争已经是过去了,现在辽主励精图治,又比从前强盛了不少,想要依照当初的方法,现在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赵匡胤说:“那么依照你的看法,应该怎么做呢?”
赵普说:“依臣看来,我们还是应该采取当年柴荣、王溥等人所确立的方针:先南后北。南方政权实力薄弱,而且地产富庶,等到我们的实力可以和辽国相对抗的时候,再挥兵北上,与之决一死战,这样才有获胜的把握。”
赵匡胤却问:“南北之策,是柴荣以前的方法,难道现在我们还行得通吗?”
赵普说:“南方目前有大小割据政权七个,都是乘乱世而称霸一方的,单个实力相对于宋来说,是非常弱小的。因此,我们以强势对弱势,逐一突破,取得胜利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北方的辽国对于宋来说,却是劲敌,我们是以弱势对强势,胜负难分。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等到实力增大,再去和它打呢?”
这番分析,在几年前的柴荣和王溥之间曾经发生过,而在赵匡胤掌权之后,他所面临的形势其实和柴荣当时极其相似,所以对于赵普的话,他很快便接受了。他无奈地说:“不管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得打仗,都得流血,但这样的事情又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
赵普说:“陛下仁慈,但想要统一,就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赵匡胤点点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朗声道:“我只愿能够尽快地完成统一,也好让以后的国土之上再也没有流血和战争发生,好让百姓过几年太平日子!”
在这个大雪纷飞的夜晚,赵匡胤和赵普相对而坐,一起商讨着国家的未来,确立了大宋建国之后的第一大发展方针,以“先南后北”为指导的宋军战略部署从此展开。为了实现统一,赵匡胤再一次跨马走向战场,挥动手中的利剑将原本支离破碎的版图重新聚集到一起。这是柴荣未能实现的事业,充满信心的赵匡胤认定自己必将实现这一梦想。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