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1952年历史事件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收入22篇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以专题形式,论述了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各阶层与各时期国家权力的互动、乡村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而以后者更为精彩。中国农村政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非走这一步?《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正是通过回顾1903—1953年之间的农村社会历史,试图彻底厘清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结构变迁的内在线索和发展方向。理清这个脉络,对认识百年中国,尤其是大规模推进现代化的近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新章节:并不多余的话
猜你喜欢:1949-1952建国初期
1949-1952经济恢复
1949-1952是什么时期
1949-1952主要任务
1950-1952年历史事件
1950-1952土地革命
1950-1952我国解放了哪里
1950到1953的土地改革内容
1950到1953土地革命
1950至1953年土改
1953-1956发生了什么
1953-1956历史大事
1953到1956土地政策
1953历史事件
1953年土地改革
1953年土地改革内容
1953年中国历史背景
土地改革1949-1953
土地改革1950-1952内容
土地改革时间1950-195
《1950-1952年历史事件》最新章节
- 前言
- 一份“村图”的故事
- “虚拟”的乡村政权
- 传统乡村社会的民间组织及其政治功能
- 乡村的大小渠道教育与意识形态框架
- 绅权浮出水面
- 新政阴影下的村政
- 军刀下的政权下移和农村衰败
- 农村现代火器意义上的武化与统治形态的“原始化”
- 红枪会——农村传统权力组织的武力反弹
- 一个军国主义试验的标本——山西的“村本政治”
- 农民运动的启示——权力结构突变
-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
- 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在乡村的命运
- 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乡治”
- 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 一个“土围子”的剖面图
-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的复归
- “三三制”政权的政治象征
- 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全能主义政权
- 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改造和重塑
- 抗战时期“两面政权”的属性
- 在“翻身”大动荡中的乡村政治
- 并不多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