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
诗开篇一“飞”字灵动异常,一“跃”字威风八面。庐山九十九座山峰蜿蜒连绵,气势雄伟,诗人却能让其“飞峙大江边”,不仅化静为动,而且化山石为生命。奇瑰的笔墨让原本雄伟的庐山瞬间又拥有了一层神奇的色彩。然而正是这奇崛雄伟、郁郁葱葱的高山,诗人却能一“跃”而过“四百旋”的山弯立于高巅,俯视江湖山川、纵览人间风云,大有成竹在胸、跃跃欲试、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这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立于山巅,西望江汉,东眺苏浙,诗人心中豪情万丈。颈联二句紧承颔联诗意,实虚结合,写景与叙事相伴而生。实乃写江汉与三吴大地,虚乃借黄鹤腾飞与升起白烟写中国大地上干劲冲天、热气腾腾、群情激动的“人民公社”运动,而这一运动的背后又寄附着诗人无限向往的繁荣与富强,有着奔向无限美好的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写景是写想象中的云浮水拍的武汉三镇和烟水迷离的吴越之地,写景的背后就是叙述在中国大地正发生的伟大建设行动。
这首诗,气势恢宏,激情澎湃,是诗人与时代的共同产物。读者可从中窥见出一个时代的环境,也可以从中感知一名诗人政治家的激情。时代远走,诗中所涉及的当年“左”的错误只能化作后人的镜鉴,但就诗歌自身的表达来说,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庐山,奇峰峻岭,云雾迷漫,飞瀑清流,气候宜人,又因襟江带湖,更显气度非凡,历来为山川胜地。1959年6月底,毛泽东登临此山,于山巅近望远眺,神游天下,心骛八极,自会有他人登临时没有的胸怀和感慨。
正是有了颔联与颈联的情绪积淀,才有了诗人的最后一问:“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样的问话是激情的收束,也是自豪与自信的表现。诗人用自己独有的幽默朗笑着环问四周及天下:陶潜呢?他哪里去了?他幻想的那个乌托邦桃花源可能耕田?诗人言下之意是,只有今天的社会主义大道,才是真正走向人间桃花源的正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