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何建明说:男人的美丽,美在骨质,美在精神。不美则已,一旦美丽,必定是壮丽之美、绚丽之美,排山倒海,洋溢着激情!——全国道德模范裴春亮,正是这样一位美在骨质、美在精神、激情洋溢的乡村伟人!
他,致富后首先投资3千元为村子里架了一座小桥;
他,自掏腰包1万元把闲置多年的破公房改造成了村两委的办公室;
他,为鼓励孩子们成才,在村里专门设立了奖学金,规定:凡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可获得2千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学金;
他,捐资3万元为乡中学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校舍;
他,出资150万元用于工程前期施工,打通了村里通往山外的道路;
他,出资3300万元建设新村,让全村154户600余口人无偿住进现代化配套设施齐全的“小洋楼”;
他,引资10亿元创办起日产1万吨环保节能水泥的股份制企业春江集团有限公司,除各自投资外,免费让全村村民都成为该公司持股2万元的股东……
苦难少年
1970年3月,裴春亮出生于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裴寨村地处太行山脉。这里缺雨少水,缺土少田。山间、丘陵之处,一些看似“土地”的地方,下面也全是砂石。别说无雨,就是偶尔下上一场透雨,也会像漏斗似的,被漏个精光。这地方十年九旱。即便是在雨水充足的年份,也因土地的贫瘠而收成甚微。
裴寨村人祖祖辈辈受的那个苦遭的那份罪呀,就甭提了!
裴春亮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穷地方。
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穷。
春亮因上有一个姐姐、三个哥哥,兄弟多,负担重,他家更穷。在春亮童年的记忆里,基本上没有吃过一顿饱饭,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甚至没有穿过鞋。身上穿的衣服,全是三个哥哥穿罢给他的。他至今没有忘记,五六岁的时候,还不懂事的他,有一天接过母亲为他盛上的一碗能照得见人影儿的青菜汤,因忍受不了肚饥之苦而被他“抗议”性地倒掉了。母亲惭愧、内疚、无奈的哭泣,使他从此理解了母亲,长了“记性”——因数他最小,那是母亲为他盛的最“稠”的一碗青菜汤啊!他至今没有忘记,在他九岁那年的冬天,已上小学三年级的他,还在光着脚上学。有一天放学的时候下起了大雪,同学们争着要跑回他家给他拿鞋,他一边坚决拒绝着,一边一溜烟似的光脚跑回了家。同学们哪里知道,他家根本就无鞋可拿呀!
不幸接二连三地袭击了他的家庭。
先是要强的三哥为替父母减轻些负担,16岁就辍学下了煤窑,17岁死于矿难。接着二哥在拉白灰的路上又突遇车祸身亡。大哥由于伤心过度突发脑溢血瘫卧在床。父亲也由于承受不了这一次次致命的打击而病倒在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大嫂离家出走,留下两个年幼的侄女。二嫂改嫁他乡,撇下一个3岁的侄儿。极度悲伤的母亲看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抑郁成疾,又患上了食道癌……这一切,都在三四年里发生!家里还能靠谁?幼小的春亮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以稚嫩的双肩,扛起全家人的重担,承受一切苦难!
已经一贫如洗的全家人,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有给父母和大哥看病的钱呀。小春亮既要照料病入膏肓的父母和大哥,还要养活3个侄儿、侄女。他一天到晚地跑着求亲告友,东借西磨,为受尽了人间磨难的父母和大哥求医问药,为3个幼小的侄儿、侄女烧火做饭,喂食洗刷。在他16岁那年,父亲与世长辞。可怜的老父亲虽然辛苦了一辈子,到了入土为安时,小春亮别说为父亲准备棺材,就连遮身蔽体的寿衣也置办不起。正当他处于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绝境之时,村支书裴清泽知道他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目睹此情此景,动了感情,劝慰他说:“春亮,别怕。你家的困难就是咱裴寨全村人的困难,天塌了有咱大家伙儿替你顶!”老支书当家做主,放倒了村子里属于集体财产的两棵大桐树,为他父亲打了棺。乡亲们你家五毛、他家一块,你家一瓢米、他家一捧面,兑钱兑粮为他父亲置办了寿衣和整个丧事。那一刻,小春亮跪倒在父亲的灵前号啕大哭,跪倒在众乡亲们面前磕头致谢,泪流满面。他在心中暗自发誓:我裴春亮今生如无出头之日,倒也罢了。如有出头之日,定将欠一还十还百还千还万还万万,报答恩重如山的父老乡亲!
大恩不言谢。
在整个出殡的日子里,小春亮并无更多言语,他只是哭,一天到晚号啕大哭,以泪洗面,把一村子的人都哭疼了心,哭湿了眼!
善行是金
在村支书和众乡亲们的帮助下,把父亲掩埋后,裴春亮彻底辍学了。此前时断时续的辍学,是因为有离门的姐姐时不时地前来帮他。这时候姐姐家又有了变故,日子过得很不顺畅,裴春亮只有彻底辍学,孤身一人撑起这个穷且病且乱且老且幼的家。
他必须出去挣钱。
裴春亮先是去了离村子不算太远的一座砖厂当了一名摞土坯的小工。他要用自己的一双小手赶紧挣些钱来,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让母亲尽快从丧夫丧子的悲痛中走出来,让母亲的食道癌尽可能得到一些医治,让三个侄儿、侄女能吃得好些。他用他那双本应在学校里握笔写字的小手,干着成人的体力活儿,摆坯推车,从不惜力。干完了自己的活儿,还帮别人去干。砖厂的头儿对他很满意,也很同情。干了两个月,别人干一个月只给30块钱,砖厂的头儿却按每月40块钱给了他。
他是一个心里想事儿的人。
砖厂两个月开一次工资。苦苦干了两个月,80块钱攥在手里,裴春亮独自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数了又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这虽是他有生以来拿到的第一笔最大的钱,可他却清楚地知道,即便把这80块钱立即开销掉,也救不了家里的急,还不清外欠的账,治不了母亲的病。他要把这笔钱派上用场,以此为“本”,去挣更多的钱。在砖厂出苦力是挣不了大钱的,要想多挣钱挣大钱必须掌握一门技术。只有掌握了技术,才有可能安身立命,养活全家。裴春亮这样想了,于是就一门心思想着学技术的事儿。他从收音机里听到河南安阳有一家技工学校正在招生,便决定去那里学电机维修和电气焊技术。仔细打听,光学费就要120元,这可咋办?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村民裴龙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拿给他50块钱。春亮知道,裴龙旺之所以拿给他50块钱,完全出于对他的同情、可怜和支持。这位年长于他但低他一辈的大侄子,家里的日子也是过得吃了上顿难接下顿呀!
临走那天,母亲拖着病体,半夜起床,为他炕了一蛇皮袋子的面饼子,装了一大瓶子干咸菜,含泪送了他一程又一程,直到他上了汽车走出很远,母亲还在那里站着向他招手……
他是母亲和全家人唯一的期盼和希望啊!
如今回望时间深处,裴春亮说:“在那许许多多悲壮苍凉的风景画面里,最为壮观最为动情的一幅,当数母亲面对死亡的微笑,在冷风里对我的频频招手!”
在新乡汽车站转乘去安阳的汽车,车站工作人员见裴春亮扛着一个大蛇皮袋子,就要让他去办理托运手续。托运要拿1元钱的托运费,裴春亮舍不得。一位好心的大姐把他的行李打开一看,全是面饼子,给他摆摆手使使眼色让他进站上车了。
“我至今不能忘记那位大姐温柔、善良的眼神。可惜我无法知道她是谁……”采访中,裴春亮动情而又很是遗憾地说。
到了安阳那所技校,120块钱的学费一交,手里基本上就没钱了,学校还要收取食宿费,这可咋办?裴春亮向校长央求:我带有干粮和铺盖,只要有个下雨淋不着的地方让我躺下就行。再不然,我还可以帮学校干些杂活来顶住宿费……善良的校长看着他这个山里娃一副憨厚朴实的样子,点头应允了他。
三个月后,裴春亮学成归来,在村西头路边选了两间门面房,一分一毛地讨价还价租下来,打出了修理电机和电气焊的第一块招牌。
所谓“学成”,可没那么简单。他揽下的第一宗活儿,把人家送来的电机拆开了,别说修,连装也装不到一起。这下他傻眼了!——原来,“书本理论”、“课堂实践”与“实际”脱节。幸亏同村有一位做电机维修的本家哥哥,帮他解了“围”。要不然,还真难为他不轻哩!
裴春亮“摸着石头过河”,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总算把那“河”给蹚了过去。时间不长,就赢得了一位姑娘对他的好感。这姑娘叫张红梅,和他同样精明能干,落落大方。如今红梅谈起他们的当初说:“当时春亮家穷,那是出了名的。可我嫁给春亮,就是图的他这个人。春亮心眼儿好,脑袋瓜儿聪明,待人忠厚而又吃苦能干,这是我最看重的。”
裴春亮一边干着修理电机和电气焊的营生,一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抓住有价值的信息和契机不放,拓展自己经营的空间。他修理电机,上门的主顾大多是附近企业的小老板,这些小老板常为一些很不起眼的小五金、小电料的供应不及时而烦恼,专门派人去购买划不来,没有这些小玩意儿又影响生产。于是裴春亮一边开着电机修理铺,一边当街又开了一间五金电料门市部。他发现街面上竟没有一家理发店,干理发肯定会投资少见效快,生意红火,于是就在修电机、卖五金电料的同时,挤时间拜师学艺,学有所成后又当街开了一个理发店。开理发店发现有许多中小学生理了发总想着要照张相,特别是在开学、放假、毕业几个时间段里,那相更是必照不可。于是他又当街开了一间照相馆。张村乡境内煤炭储量丰富,采煤量小矿多,他又做起为周边企业供应煤柱、道轨和钢丝绳等采煤设备及必备工具的生意。裴寨村处于张村乡的咽喉部位,过往行人多,做生意的也多,可方圆几里之内竟没有一家像样的饭店,好多跑运输的司机为拉一车货常要饥肠辘辘地等上几个小时,他又当起了酒店老板。他还给自己的酒店起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叫“得帝德”。这名字好!成就大事者必先有德。做生意跟做人一样,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德取胜——“得帝德酒店”正如裴春亮的机警性情和热心为人,一开张便招来了四面宾朋,八方来客,生意十分火爆!
然而,由于家里的这个穷坑太深太大,且债台高筑,又有身患癌症的老母,瘫卧在床的大哥,3个幼小的侄儿、侄女;春亮每把他的经营规模向前拓展一步,就要投入本钱;尽管他开着酒店、理发店、五金电料门市、电机维修铺等等;尽管他在全乡第一个安装上了私人电话,第一个看上了彩电,第一个骑上了摩托车……他的手头还是“吃紧”。别说没有多余的钱了,只有他和妻子知道,他们一直在负债经营!
裴春亮没有一刻不在探寻着能发大财的新路子。
这时候已经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裴春亮发现花岗岩大理石成了大城市里的热门货。他把家里的生意交给妻子管理,一个人跑到了北京,在西直门附近租了一间门面,专职当起了辉县白鹭石料厂的大理石推销员。
当大理石推销员再次让他吃尽了苦头:多少次,他找人家推销产品,被拒之门外不说,还遭人白眼。有一次,他登门推销产品,人家一听说他是河南人,像是碰见了妖魔鬼怪,被蝎子蜇着了似地,“噢”地一声把他给“轰”了出去。多少次,为了节约乘车路费,他干脆就“住”在那一家家石料市场的附近。所谓“住”,一不是宾馆二不是旅店,而是一个个口径不尽相同的水泥管道里,他以水泥管道当屋做床……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烈日当头,大地如火。人走在路上,简直能把头发晒焦,能把人的身体晒出油来。裴春亮借了老乡的一辆破自行车骑着,在北京街头转悠着推销花岗岩大理石。他还是赶了“时髦”的,专门印制了名片:
河南省辉县市白鹭石料厂驻京办事处
“负责人”三个字印得很小,像是他负不起那份责任似的。接下来当然是办事处地址、电话,以及河南省辉县市白鹭石料厂的地址、电话和他这位负责人裴春亮河南省辉县市老家的地址、电话。在那名片的背面,当然是印有关于他所推销大理石的“好言好语”——谁会说自己筐里有烂杏呢。
那一天裴春亮还没有联系成一个客户。他正骑着那辆借来的破自行车匆匆赶路,向着下一家客户驶去。当然,他并不知道他的“下一家客户”是谁。首都北京的大街小巷,任他奔走,任他出没。他与许许多多的“北漂”一样,每天的行动,大多是既无方向又无目标,出了门向东还是向西,他不知道。那一刻裴春亮骑着那辆借来的破自行车,正行进在如今叫做望京医院附近的那片地方,他发现有一个人在一手把方向盘一手推着一辆面包车前行,很是吃力。那一刻裴春亮因骑速太快已经闪过那辆面包车有十几米远,可他顿生怜悯之心,调转车头又骑了回来。他当时绝对想不到他的这一调转车头,会调转他整个人生的大方向!裴春亮调转自行车头骑了回来,一手扶自行车一手帮那位师傅推车,感动得那位师傅连声向他道谢。
老天爷不杀哑巴,天上掉下个活菩萨。
裴春亮帮那位师傅推车,推了足足有二三里地,才找到了一家维修站。那位师傅请他吃了一顿饭不说,还要了他一张名片。巧了!那位师傅是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负责后勤工作的领导,不久因公司新建办公大楼装修,一下子就要了春亮上百万元的大理石,让他净赚了9万元。接着,白鹭石料厂又一次性奖励他8万元。两者相加,17万元!无论是9万元、8万元,还是17万元,都向裴春亮展示出他将事业发达、吉祥如意的好运道来。这桶金不仅为他奠定了一个小小的干事创业的经济基础,更极大地激发起他干大事创大业的信念和理想!
富而崇善
9万元,甚或是17万元,也许只是奢侈者的几桌酒钱,也许只是好赌者的半个点子,也许只是贪官的嘴角一动,也许只是色狼淫鬼的一夜销魂……可对于从小受尽磨难的裴春亮来说,则是一笔巨款,一座金山!
裴春亮手里有了十几万块钱,他不再做“驻京办负责人”,不再睡水泥管道,不再吃人家的白眼。他打道回府,从京城里撤了回来,回到了河南辉县张村乡他的老家。
裴春亮要好好运筹运筹,把握“行情”,选准项目,伺机而动。
机会来了。
一天,妻子告诉他,有一家原本属于集体的小煤矿停产了。裴春亮知道,当时全国整个煤炭行业都陷入了低谷,每吨煤才只卖到53元,连开采成本也不够,那些家底子薄的小煤矿不停产才怪。可裴春亮有眼光。他认为,煤炭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能源之一,煤炭行业目前所处的这种半死不活状态,肯定不会长久。于是他果断决策,联合另外两位投资人,凑够45万元,买下了妻子说的那个停了产的小煤矿。
常言道:人要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放屁都砸脚后跟。人要是走了好运,抬头见喜,低头捡钱,摸着块坷垃也能变成黄金!
裴春亮走了好运。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煤炭行业很快从低迷中走了出来,煤价一路飙升,从1998年的53元一吨,涨到后来的三四百、五六百元一吨。裴春亮等三人买下的那个小煤矿,虽然年产量只有30万吨,刨去矿工工资、设备投资、税收等等,一年下来赚下不少钱。
手里有了较多的钱,裴春亮干大事创大业的心劲更大了。
2002年,为郑州一家汽车制造厂加工半成品零部件,他投资2000万元创办了一家股份制铸造厂;
2004年,他投资2650万元,买断了位于太行山脉腹地旅游景区的百泉国际大酒店……
财富,这时候在裴春亮手里,如同从山顶上滚下的雪球,越滚越大。
裴春亮可是真的富了!
一提到“富”字,一提到“有钱人”,某些对有钱人有着抵触情绪者,往往在大脑里更多闪现出的是“为富不仁”、“杀富济贫”、“富而不贵”之类的字眼。
这也难怪。
我们读过许多赞美玫瑰、鸽子以及蜡烛的诗,但从未读过一首赞美富人、有钱人的诗,反倒有不少唾骂富人和金钱的檄文。是人们不喜欢富人?是人们生就对有钱人有仇?是富人对人类的贡献比不上玫瑰、鸽子和蜡烛?不是!实际上这只能算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或者说是人们对富人在心理上的一种“对峙”——有着这样一种抵触情愫,又怎么会写诗赞美富人赞美有钱人呢?
然而,裴春亮却是一位“富而向善”、“富而行善”、“帮贫济困”、“赈济穷人”、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之路、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尊重的人!
裴春亮做下的好事千千万——
他曾先后掏出近200万元,资助过39户贫困家庭,救助过28名农村失学儿童,帮助过13名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他还为裴寨村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免费供全村乡亲使用;他投资拓宽涵洞、购置安装供乡亲享用的健身器材;每逢中秋节和春节,他总要带上钱和礼品,登门慰问村中老党员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群众……
例子不胜枚举。
裴春亮创办企业,可不是只当指手画脚的“大吊佬”掌柜,他亲自干。当年开采煤矿,他带妻子把家里的大立柜拉来,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一分为二,里面是办公室兼卧室,外面是会计室兼磅房。裴春亮每天和工人一块儿下井,一块儿干活,一块儿吃饭。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他得知在自己矿上打工的外乡人白永亮,是一名在读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大学生,立即让人把白永亮喊到办公室问了究竟。原来白永亮的母亲得了癌症,为了他和弟弟的学业,父亲把所有从亲戚朋友家借到的钱,都供他和弟弟上学了,他不忍心看着母亲有病得不到医治,于是便休学出来打工了。裴春亮听了,痛心万分。白永亮的不幸与他当年的不幸是多么相似啊:当年,自己不也是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才辍学到砖厂摞土坯的吗?他毫不犹豫地拿出2万元现金,送到白永亮手里,让他赶紧恢复学业,并对白永亮说:“今后你家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力相助。”裴春亮亲自开车把白永亮送回学校,接着又把白永亮的父亲安排到他的煤矿上来上班。2005年,白永亮的弟弟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裴春亮再次拿出1万元作为其预交的学费。
裴寨村村民郭现妞,丈夫早逝,她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是艰难,裴春亮先后拿出4万元,为郭现妞的孩子交了学费……
裴春亮以其“富而向善”、“帮贫济困”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在裴寨村村民的心目中,威信越来越高,高到人人称赞,个个拥戴。2005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前夕,数十名村民代表,在老支书裴清泽的带领下,一次又一次跑到已迁县城居住10多年的春亮家,请他回去担任村委会主任,带领大家奔富裕日子。
裴春亮坐不住了。
是的,一开始,他拒绝了乡亲们对他的请求。他并不是不惦记乡亲们,他没有忘记乡亲们对他的恩情。他想,自己创办着好几家企业,就够操心的了。一心不可二用,他生怕自己万一力不从心,未能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那脸可就丢大了!可父老乡亲们一次又一次地请他“出山”,最终让他调整了“思路”,做出了“只要大家选我,我就干”的决定。那一夜,裴春亮一夜没有合眼,他想了很多很多。他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父亲去世时的情景:两棵桐树、东家一瓢米、西家一碗面……他记起母亲临终对他说的那句话:“今后混好了,千万不要忘了满庄人对咱家的好处!”
裴春亮流泪了!
2005年4月20日,裴春亮以高票当选裴寨村村委会主任,他并不在家,而是正在上海与客商谈着一笔生意。由此可见,他的“人气”有多旺,威信有多高!
古往今来,权力这杯烈酒,曾为多少人所陶醉。他们为权力而奋斗,为权力而屈膝。在他们眼里,权力就是金钱,权力就是威风,权中自有黄金屋,权中自有颜如玉……
裴春亮做官(假如村委会主任也算个官的话),却是对父老乡亲们给予、给予、再给予!
上任那天,裴春亮发表的“就职演说”很简短,只三句话:一、感谢!二、尽责!三、走共同富裕之路!
上得任来,村两委没有办公室,裴春亮拿出1万元把闲置多年的破公房改造成了办公室。
为鼓励村里的孩子们成才,由他出资,在村里设立了奖学金,凡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学生,每人可获2千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学金。由他出资150万元,打通了村里通往山外的道路。由他出资180万元,造地260亩,并把全村通往农田长达6公里的生产路,全都铺成了水泥路。由他出资数百万元,从县管石门水库修至裴寨村8公里引水双管,建一座提灌站,不仅解决了全村农田的浇灌,把整个张村乡东北部5000多亩土地的浇灌问题也解决了……
假如裴春亮只是做了这些,那就不是裴春亮了。就在他当上村委会主任的当年,他还作出了一个让全村人听了目瞪口呆的决定:全部由他个人出资,为全村每户人家盖一栋小洋楼!
裴寨新村开始规划。
初期预计投资2300万元,随着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新乡市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华慈善人物、全国人大代表……荣誉铺天盖地而来,裴春亮追加投资最终超过3300万元!
“凡村里人没享受过的,我都要让他们享受到;凡城里人能享受到的,我都要让他们享受到!”裴春亮说。
裴春亮甚至还在新村为村民们建了健身房、超市、会议室、卫生院……
幸福裴寨
裴春亮知恩图报,富而向善,为裴寨村的父老乡亲家家户户建了一栋小洋楼,过上了“居者有其屋”的好日子,这只是裴寨人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方面”,也可说是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居住环境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居住条件一直处于“土坯屋,茅草房,屋漏偏遭连阴雨,北风一吹墙缝响”的恶劣状态。这次去裴寨新村采访,我专门到裴寨村旧址转了转,村子里那口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井还在,部分残墙老屋尚存(村庄搬迁后腾出数百亩土地,已在规划建设食用菌大棚和纸袋厂,2012年投产),其破败、苍凉之状,我想若要拍摄一部远古时期的影视剧,在那里肯定可以找到很逼真的场景。中国人过去讲“人生三件大事”,叫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房子排第一位。即便讲“开门四件事”的衣、食、住、行,住也在其中。由些可见,“居者有其屋”该有多么重要!——那是老百姓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目标”,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向往”和“梦想”!
裴春亮出资为村里修了路,架了桥,甚至连通往农田的生产路都修成了水泥路,自然“行”的问题解决了。裴春亮为村里家家户户盖起一栋小洋楼,自然“住”的问题也解决了。然而,这还不是裴春亮的“终极目标”,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那便是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生活”,不单单是解决“衣、食”问题。裴春亮说:“如果只让大家住上了个好房子,却饿了肚子,那么,我这个村委会主任就不要当了!”他要让大家不仅有好房子住,还要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钱花,吃得好穿得好,没有忧愁没有烦恼。要让全村人学有所教,成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裴春亮说:“我的目标是让全村人都能安居乐业,有保障。如今安居了,下一步就是要让大家乐业和有保障!”
这里且不说“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话题,有国家“义务教育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在为这两个方面保障着。这里只说“成有所就”和“老有所养”,就足见裴春亮对父老乡亲们的拳拳之心。
2008年,裴春亮组织资金,投资10个亿的春江集团(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使资源匮乏、靠天吃饭而又十年九旱的裴寨村人,不出家门就可以进厂当工人。村里的年轻人原本就很少有外出闯荡的传统,裴春亮为他们创造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灵活些的进厂做业务搞销售,有较高文化知识的进厂做技术工人,劳力型的可以在厂里干体力活。
“春亮创办了那么多的企业,在俺裴寨村,只要不是懒蛋,有智的吃智,有力的吃力,不想挣钱都不行!”采访中,村办主任裴龙德说。
像就任村委会主任那年作出的让全村人听了只怀疑耳朵出了毛病似的那个为每户人家盖一栋小洋楼的决定一样,2008年,裴春亮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他个人出资,为全村600多口人每人都持有春江集团(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万元的股份,让大家都作了股东,每年年底持股分红——一句话,就是由他掏钱,让大家赚钱,让大家赚他的钱!——天底下想这种好事的人可能不少,能遇上这种好事的人可能不多——但的的确确被裴寨村人遇上了!
每人2万元,600余人,又一个1200余万元出手,裴春亮可谓出手大方,出手不凡!——裴寨村的村民们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裴春亮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着、幸福着……
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感谢”方式。
那还是在裴春亮投资数百万元建那座提灌站之后,村民们就曾被感动得无法自制,大家凑钱,请来了石匠,在提灌站那个可储五千立方水的循环流动池内,在池内的石壁上,刻下了“致富不忘共产党,丰收感谢裴春亮”14个斗大的镂空了的红漆大字。那就是老百姓对裴春亮致以最崇高敬意和谢意的表达。老百姓为了让子孙世世代代记住裴春亮的恩德和功名,把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刻在了石壁上。如今,“下联”虽被裴春亮派人抹去,只留下了“上联”:致富不忘共产党。可是,镂空了的字迹仍在!——刻在了老百姓心里的真情实感,又怎能被抹去呢?
裴春亮免费让全村人人持有一个2万元的股份,让大家分他的红,这在全中国全世界虽说不是绝无仅有,起码并不多见。
古来,以食民为天的官出了不少;你却说,你要让民食你才好!——诗人华楼的这些诗句,简直就是专为裴春亮所写。
村民们再次被感动得不能自制。
家里略有存款的,3千元、5千元,3万元、5万元……大家纷纷拿钱出来,交给裴春亮,入了“春江集团”的股。日子过得好些的,像裴龙辉,他有个小面粉厂,一下子就把50万元的存款全拿了出来,拿给了裴春亮,入了“春江集团”的股。最少的要数裴明军了。裴明军34岁,是个残疾人,虽只有老婆孩子三口人,却因没有收入来源,日子过得挺不好,是裴春亮经常资助的对象,他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入股,支持春亮创办“春江集团”的事业。可春亮却为他家一家三口人免费给了6万元的股份,这让他感动得简直有些接受不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裴明军把家里仅有的20元钱拿出来入了股。在春江集团,这是最小的一个股份,可对于裴春亮,却是最“重”的一股!
“那是一种支持、一种信赖,代表着所有股东的诚意、寄托和期望呀!”采访中,说到这最小的一股,裴春亮泪眼盈盈。
又有新的消息传来:2009年,裴春亮和他的春江集团收购了原辉县化工厂,国际一流的生产线即将引进;2010年春,由裴春亮和他的企业创办的新兴村镇银行将要开门营业,这对于他的企业日益发展壮大必定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裴春亮的事业无止境!
少时对物质生活的严重缺失和在精神上对幼小心灵的残酷折磨,使裴春亮自幼有着追求成功的强烈欲望。他靠信念、坚强、勤奋、智慧和善行取得了成功。但在富起来之后,他却要让所有父老乡亲们共同分享他的财富。因此,他成为裴寨村百姓心目中的伟人。裴春亮虎虎英雄气、堂堂男子风的顶天立地形象,不禁使我想起名篇佳作中对“白杨树”的赞美——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我想,裴春亮正像那白杨树。在河南辉县,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位乡村伟丈夫!
幸福裴寨,幸福在富裕的生活里;
幸福裴寨,幸福在干事创业的氛围里;
幸福裴寨,幸福在团结和睦相互关爱里;
幸福裴寨,幸福在明媚春天万象更新的亮丽里!
(2010年1月16日至28日采写于河南辉县裴寨新村、百泉国际大酒店和河南虞城家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