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剑之进的叙述,药研堀的老隐士一白翁竟然是满脸哀伤神情。
接下来,老人将视线移向坐在身旁的小夜。这孜孜不倦照料老人生活的姑娘,通常在送上茶或点心后便会返回主屋,也不知何故,这回却依然坐在老人身旁。
与次郎不禁忧心老人体态是否欠安。
该不会是有哪儿不舒服罢?与次郎心想。只见那张皱纹满布的枯瘦脸庞,平时干枯得教人几乎难以辨识其面色,这回却不知何故,显得异常悲伤。
其他三人似乎没发现任何异常。只是由于今日小夜也在场,剑之进说起话来语调较平时坚硬些许,正马的姿势也较往常端正许多,就连揔兵卫的卤莽性子也收敛了不少。
原来大伙儿对小夜都是如此倾心呀,与次郎心想。
山男?老人以一如往常的悠然口吻说道:
“山这东西——”
山这东西的确可畏,一白翁说道。
大伙儿一如往常地聚集在九十九庵这座小屋内。与次郎一行四人经过一番毫无结论的议论,到头来还是只能造访此处。
敢问是如何可畏?揔兵卫问道。
“当然可畏。想必揔兵卫这般豪杰,必要声称世上一切均不足畏。但山可是人力所无法驾驭的,哪管是剑术之道或儒学之理,碰上山都是无可奈何。山是个生灵,其中又蕴藏草木、虫兽、苔藓等诸多生灵。山中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活的,树上土里均有虫蝼,溪涧之中亦有鱼龟。即便一座小山,亦是众多生命之汇集。”
有理,正马附和道:
“或许山中——的确没有任何东西不是活的。”
“当然没有。即便是一具死骸,亦有虫藏匿其中啃食,也会生出苔藓杂草。而山最值得敬畏的,便是不须任何外力帮助便得以存续。”
“不须外力帮助?此言何意?”
“少了山,村里将无法存活。因河水冷暖、风向均将随之改变,土地亦将随之干枯。”
真会如此?揔兵卫质疑道。
当然是如此,老人回答:
“有了山,村里方能营生。但少了村里,对山根本是不痛不痒。山可是由蕴藏其中之诸多生命汇聚而成的巨大生灵,人若入山,便等同于潜入生灵之脏腑,不是被视为异物遭其排除,便是被视为其生命之一部分而遭同化。山总是强逼人由两者择一,绝不做任何妥协。”
“排除或同化?”
这道理与次郎多少能理解。
虽遭强逼,但要人简单做出抉择可非易事,老人说道:
“因此,人置身山中时,不时会有种左右摇摆、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一方面是难以适应的不安,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保护的安心;同时也感觉到一股获得解脱的欢喜,以及一股遭受禁锢的忧郁。”
这难道不可畏?老人说道。
“还真是个生死交界之境呀。”
说得好,听到与次郎如此喃喃自语,老人终于面露笑容说道:
“的确是个生死交界之境。”
因此,山方被人视为禁忌。
“山这东西——万万不可用言语或行动妄加侮蔑。”
我方才提及的门生曾言,自己家乡也有这规则哩,揔兵卫说道。
“噢,揔兵卫先生所述的事儿,应是发生在越后。记得老夫也曾读过相同的记述。”
“相同的——记述?”
“是的。出处乃撰于文化九年之《北越奇谈》,作者为一名曰橘昆仑之隐士。其中的卷四之十,便载有与揔兵卫口中之山男故事完全相同的记述。记得该记述中,亦曾提及禁忌一事。上自奉行,下至樵夫均有言——若于山中小屋遭遇任何怪事,均不可对人提及——”
“北越?那应是同一个地方哩。”
“的确是同一个地方。虽身分不详,但看来这昆仑亦如老夫一般,对新奇事物极感兴趣,还曾前往山女栖息之洞窟探勘。”
除了山男,还有山女?正马问道。
揔兵卫笑道:
“既然有雄的,当然也有雌的。老隐士,您说是不是?”
“不知是否该以雌雄称之。依老夫所见,昆仑似乎未将其视为兽类。”
“那么,难道认为那东西是人?”
“记得昆仑曾于文中解释,人虽视山男山女为鬼神,然其真貌不过是栖息于山中之自然人种,仅因未曾学习而无法言语、不谙制衣之术而衣不蔽体,至今仍依循夷地五十年前之风俗,故极为愚钝不智,宜授其人道,促其开化之——”
“意即,这山男实为原始先民?”
剑之进如此追问,但老人仅是叹息一声,并转头望向小夜。
过了半晌,才如此回答:
“或许如此概括有失允当。根据诸多记载妖物之书卷所述,山中妖物其实有形形色色,名曰山童者,每逢夏日便下山化为河童。另有名曰山都者,则为见越入道之别称。”
见越入道?
揔兵卫高喊道:
“这不是玩具绘中那颈子拉得老长的傻东西?”
“是的。在江户一带或许是如此描绘,但这东西本为出没于路旁的妖物。人在小道上走着走着,便可能遇上这种东西。原本看似个小和尚,眼看着却越变越高。”
老隐士朝天花板缓缓抬头。
揔兵卫与正马也随他抬起了头。
剑之进痛苦地望着两人傻愣愣地伸得老长的颈子,开口问道:
“所以,这东西也是个妖怪?既然能变化形体大小,有违天地万物之常理,理应属于妖魔鬼怪一类——”
且慢,这下终于止住了原本还在往上抬的头,正马开口打岔道:
“切勿妄下结论。老隐士应无此意,不过是据其周游列国时所听闻,陈述乡间曾有此类奇异现象,而人如此称呼此类妖物,如此而已。”
“是的,的确如正马先生所言。不过,这可变化形体大小的妖怪,称呼其实因地而异,有人谓之为伸上,亦有人称之为高坊主,但就老夫所搜集之传闻看来,见越似乎是最常听见的称呼。后来,这传闻传至江户,为戏作者所青睐。颈子伸长,想必是黄表纸等之插画为表现其身高变化所采用的技法。欲以插画呈现东西越变越大,通常以颈子伸长来表现,玩具绘中常见之呈现方式便是一例。被视为与山都为同物者,应是大入道。”
“将两者视为同物者,是何许人?”与次郎问道。
“此人名曰寺岛良安。”
“此人可是《和汉三才图会》之作者?”
没错,没错,老人颔首道:
“良安以等为范例,将兽类分类为寓类与怪类。”
“两者有何区别?”
“噢,寓为似人之兽类,怪则为似人之妖。由于书中之介绍略嫌紊乱,故区分或许不易,但大抵而言,猿猴属寓类,山都则属怪类,不过,这区分似乎仍稍嫌暧昧。”
“是何处暧昧?”
“噢,狝猴、猿、果然、猱等,的确属于猿猴一类,但猩猩或狒狒等,则就是两类皆可了。山精、山童、魃、彭侯等,则确实属于妖物一类。不过,若论及木客、野女、山丈、山姑……”
“那么,山男呢?”
剑之进终于敏感了起来。
“敢问山男又该属哪类?”
“很遗憾,这可能与各位原本的想象略有出入。山男应为单足、脚跟反转、仅有三指、习于扣门行乞的妖物,与山精同属独脚山怪一类。”
“独脚山怪?”
“是的。书中之记载一如揔兵卫先生方才所述,似山精之妖物雄者为山丈,雌为山姑。林罗山等人亦曾比对汉籍与日文之名称,但看来并非易事。称其为与山男同音之山丈者,亦为罗山。此妖物之叙述载于书中〈多识编〉,其中不乏独脚鬼项目,看来将汉籍译成日文果非易事。但毕竟承袭《和汉三才图会》与等古籍之影响,罗山之成果不过是踏循古籍所编。此书所载之山男,与各位所言及之山男似非同物——较为近似者,应为书中之野女或木客。”
“敢问这野女,是否为雌性——不,女性之山男?”
这说法可真滑稽,矢作与正马笑道:
“就连这东西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了。”
老人也以沙哑嗓音笑道:
“寺岛安良参阅,记载野女栖息于日南国,俱为雌而无雄——”
这未免也太奇怪了,剑之进纳闷道:
“若是如此,岂能生育?”
“噢,故此妖习于结伴求夫,凡遇男子必掳之,并强求与之交合,借此生育繁衍。”
“不过,老隐士,这东西算得上是猿猴么?”
“噢,虽与往昔故事中之山姥颇为近似,但据良安推测,此妖应属猩猩一类才是。”
“若属兽类,此类古怪故事便是罗织的罢?”
正马以犹如揶揄古人无知的口吻说道。
不尽然是如此,这位博学的和蔼老人轻轻松松地推翻了这假洋鬼子的推论:
“书中记载这野女通体白皙,想必意指其浑身无毛,且披散一头黄发。虽不着衣襦,但自腰至膝披有兽皮。如此扮相——岂是猿猴?”
剑之进缓缓转头望向揔兵卫问道:
“揔兵卫,老隐士所言的确不假——世上岂有无毛的猿猴?即便真有,也不可能懂得以兽皮蔽体罢?”
的确有理,这生得一脸胡子的勇夫也只能一脸茫然地回道:
“如此看来——这东西的确不是猿猴一类。肌肤白皙、一头黄发,听来活像是个红毛洋人。”
有理,正马附和道:
“记得日南国与支那国比邻,是不是?”
没错,老人回答:
“论及正确地理,恕老夫所学不精。不过越国一带——应不属西洋才是。”
“的确是东洋无误。不过,西洋真有以掳男交合以为生育之女部族。产下的若是男娃儿则杀之,仅将女娃儿抚育成人。此习俗与书中所述,似乎颇为近似。”
难不成是这女部族迁徙到东洋来了?揔兵卫妄下了个荒唐的揣测。
不不,老人摇头说道:
“毕竟东西相距甚遥,或许不宜妄下如此结论。不过诚如各位所言,此妖若须与人结合方能生育,想必便是人了。传说中虽不乏妖魔或兽类与人产子之说,实际上理应是无此可能。由此看来,这野女想必是与人极为近似的东西罢。”
方才,老夫不也曾提及某与野女近似,名曰木客之妖物?老人继续说道:
“此妖乃载于唐土宋代所撰之《幽明录》。则记述其属栖息于南方山中之狒狒一类,但不知何故,头形却与人完全相同,语言亦与人语一致。”
“这东西能言语?”
看来似乎是如此,老人回答:
“根据书中所载,此妖居于岩壁间,死后亦会入棺下葬,不时还与乡民交易。论这交易,想必是以其猎得的获物换取乡民之某些物品。一题为《合璧故事》之古籍,甚至记载木客尚能吟此诗——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唉,坐拥如此文采却身为山怪,着实可惜。”
且慢,正马说道:
“老隐士,倘若颜面、躯体、乃至言语均与人相同,还拥有如此文思,不就证明这东西虽栖身之处与常人有异,但终究是个人?”
“的确。仅其手脚指甲长如钩这点与常人有异。”
指甲?剑之进纳闷地说道:
“是否因不懂修剪,而放任指甲生长?”
“或许仅是如此。但此妖毕竟‘非人’,或许指甲长度亦与人有异。老夫推测,此妖身形应是颇为硕大。山男之身躯,不也是硕大无朋?”
你说是不是?老人向小夜问道。但小夜仅回答对此一无所知。
“理应是个硕大无朋的东西才是。《甲子夜话》中,亦有关于山男之记述——不知与次郎先生是否读过?”
“噢?”
读是读过。
“乃载于卷五十四《骏番杂记》开头之处。”
“噢,可就是足迹那则?”
虽然依稀记得,但与次郎已想不起那是否真是一则山男的故事,仅能含糊地回了一句。没错,正是那则足迹的故事,老人立刻颔首说道:
“此事发生于骏河之安倍郡腰越村。文中记载其足迹长达三尺,足迹间之步伐宽度约达九尺,亦称其无论岔路、小河均能一脚跨越,看来应是个庞然大物。文中称此足迹之主为山男,偶尔可发现其粪便。由于山男多常以铃竹为食,故粪便中常见竹叶。”
步伐宽度约达九尺?剑之进复诵道,同时以两眼目测榻榻米边缘,接着便叹了口气,同意其果真是硕大无朋。
“真教人无法想象。”
还真是难以置信呀,正马说道:
“这不就同象一般大了?不,要比象还庞大哩。”
“不过,作者松浦静山曾于信州户隐一带,遇一声称曾目睹三尺足迹之庄稼汉。行至丰后高田时,亦曾听闻有人曾与身高约达两丈之山伏或和尚擦身而过。”
两丈?众人异口同声高喊:
“果真高大呀。”
“的确是硕大无朋。静山亦有言,此妖行来亦是震天价响。”
由此看来,此妖‘果真非人’,老人笑道。
“既似人——又非人?”
言毕,正马望向揔兵卫。
揔兵卫则是望向剑之进说道:
“而且,亦非猿猴?”
这下还真不知是什么东西了,正马耸耸肩说道:
“若身躯真是如此庞然,此妖不仅非人、非猴,恐怕还非世间生灵。老隐士,您说是不是?犹记老隐士曾同吾等提及巨鳐一事,看来海中生灵确能长成庞然巨体。异国书籍中,亦载有较船只更长之乌贼、或海蛇等庞然大物。但论及陆上生灵,最巨大者应属象才是罢?”
象可有小山那么大?过时的武士问道,也没到这程度,假洋鬼子回答:
“虽大过马,但小于鲸。”
“咱们这回谈的是山男,可不是象。”
剑之进先是瞪了两人一眼,接着又转头向老人问道:
“不过,老隐士,这松浦静山之记述,可值得相信?”
“这可就难说了。毕竟静山所撰并非自身所见,不过是据听闻之事加以记述。”
“意即,并不值得相信?看来,其中或有夸张或误判罢。”
“不,这也不一定。说来,老夫一如静山,也曾亲自向自称目睹山男者探听其经历,并不认为这些人捏造事实,或有任何误判。总之,巷说就是这么回事儿。骏河之邻国远州等地,亦有不少关于山男之传说。秋叶一带,亦有山男身躯极为庞大之说。”
言及至此,老人眯起了双眼。
此乃其回溯自身经历时常有的神情。
追忆往昔时,老人神情中虽带有几分愉悦,却也有着几分失落。
毕竟度过的人生尚不及老人半分,与次郎当然无法理解其复杂境遇。但每回见到老人如此神情,还是不禁试图测度其心境,并隐约感觉有朝一日,同样的神情或许也将在自己脸上浮现。
果真有两丈高?正马问道。
“噢,想必是没这么高,但至少也远高过六尺。有樵夫声称个头较小的,就有约莫六尺高。”
小夜,请让一让,老人朝小夜唤道。
只见老人自背后那座塞满了东西的户袋中掏出数册记事簿,眯起双眼浏览着书皮上的文字,接着便自其中取出了一册。
“找着了……远州秋叶山男骚扰村民记事。”
“听来的确有趣。”
剑之进端正了坐姿问道:
“这记事,可是老隐士亲耳听来的?”
“是的。但与其说是亲耳听来的,事实上,乃是老夫前往远州时——”
难不成是当时的亲身经历?与次郎按捺不住地探出身子问道。
“不不,遗憾的是当年老夫没能亲眼瞧见。不过是行至该处时,碰巧经历那场骚动罢了……噢,有了有了。老夫曾有记载,此山男似乎属木客一类。此妖不仅与村民偶有往来交易,嗜酒之习性亦与木客相同,但不同于唐土之同类,此山男乃一文盲,且生性粗野——此记述,乃与稍早提及之木客故事比照后所撰。”
“与村民做何种往来?”
“噢,秋叶之山男不仅无同类眷属,住处亦常不为人知,若于山中遇此妖,只消略事请求,便可代人肩负重物至山麓——似乎是为夸示其无穷怪力。”
“听来与人似乎颇为友好?”
“似乎是如此……虽不见得个个都如此友善,总之是不至于袭人,反而颇乐于助人。受其帮助后,若支付银两以为酬劳,此妖必不愿收取;但若是酒,便会欢喜地收下豪饮。总之,此妖似乎是嗜酒如命。虽不通晓人语,但只消以手势与之沟通,轻而易举便可达意——”
噢,剑之进问道:
“那么,老隐士认为这山男究竟是——?”
“当时,老夫亦不认为这是个人。当然亦非猿猴一类,也非所谓的妖怪,而是——某种由山气凝聚而成之物。”
“山气?”
但这东西不是引起了一阵骚动么?正马说道:
“老隐土方才不是说过,自己曾经历那场骚动?”
“噢,的确算是一场骚动。当时,有个姑娘为这山男所掳,不过后来也得以平安归返。至于惨遭这山男杀害者……”
“什、什么?”
这下轮到剑之进探出身子了。
“这东西掳走了个姑娘?”
“后来,人是回来了。”
“那么,遭杀害的是什么人?”
“乃是数名出外搜寻遭掳姑娘者。”
“老、老隐士,这——”
没错没错,与各位所述之事的确是十分近似,老人频频颔首说道,接着先是望向小夜,又转头望向庭院,过了半晌,方才再度开口:
“不过,似乎还是略有不同。”
“有、有哪儿不同?一个姑娘遭山男掳走,事后又平安归返。但前去寻人之男丁却惨遭杀害,岂不是完全相同?”
“不过……”
时代可就不同了,老人说道。
“时代或许不同,但发生的事儿可是一模一样。此外,这并非传闻或古籍中之记述,而是老隐士的亲身经历不是?”
“没错,确为老夫之亲身见闻,但——”
话及至此,老人突然开始支吾其词了起来,并罕见地向小夜征询道:
“小夜,这该如何解释?”
“还能如何解释?”
“唉……”
这下,一白翁宛如仰望见越入道的巨大身躯般抬起了头来。
接着,又仿佛自言自语般喃喃说道:
“这到底该如何是好?不知那小股潜会怎么做?”
“恳请老隐士务必告知详情。”
一等巡查剑之进磕头央求道。
闻言,老人勉为其难地翻开了记事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