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966小说
首页红色大本营·延安毛泽东与朱德的一场特殊比赛

毛泽东与朱德的一场特殊比赛

        1941年,毛泽东根据边区实际致信边区政府秘书长谢觉哉说:“经济建设一项乃是其他各项的中心,有了吃穿住用,什么都活跃了,都好办了。”

        分管边区中央局的任弼时,根据这一精神,主持作出了《关于边区经济建设的决定》,把广泛地开展边区经济建设当作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并要求各级党委把它当作当前最迫切的实际中心工作。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西北局高干会上又指出:陕甘宁边区必须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从发展经济中解决财政问题,根本之计在生产。否则,“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塌台的”。从此,“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成为党的财经工作的总方针。

        在40年代的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单纯是一句鼓舞人心的口号,而是从党的领袖毛泽东到通讯员,从部队总司令朱德到普通战士都争先恐后身体力行的事。

        朱德积极参加劳动是人人知道的。井冈山时期就流传着“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大生产运动开始后,朱德身先士卒,为人表率。他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组成了一个生产小组,首先在王家坪驻地开荒种了三亩菜。他常说的话是: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革命的队伍,扛起枪来能打仗,拿起锄头能种田。我们要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解决吃穿问题,不能有依赖公家的思想,更不能靠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过日子。朱德是种菜能手,按蔬菜的不同生长期搭配,轮换种上了西红柿、洋白菜、菠菜、茄子、豆角、土豆、南瓜、苦瓜等,菜园里一年四季色彩纷呈,让人很是羡慕。

        在杨家岭,毛泽东在自己住的窑洞对面的山沟里开垦了一块荒地。由于毛泽东种菜的天赋本来就不如朱德,加上又是个“夜猫子”,晚上工作,上午睡觉,当他早晨刚刚进入梦乡,朱德就已早起施肥了。头一年的收成,自然赶不上朱德,但他心里不服。

        第二年,毛泽东请来杨家岭的老乡当顾问,一有空便到菜地施肥、浇水、除草,精心管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泽东种的西红柿又密又大,而且还种出了他喜爱的红辣椒。他非常高兴,逢客人到,就拿出自己种的菜招待客人。

        此外,毛泽东还与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开荒种谷子,上缴公粮。

        当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已年近花甲,但也不甘人后。为了开展好大生产运动,他不断找同志们谈话,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研究制定各种鼓励发展生产的政策、计划,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边区群众亲切地叫他“林老头”。

        参加生产劳动,他也不甘落后。由于延安的党政机关、学校单位多,大家都搞生产,找块闲地还真不容易。林老就拄着拐杖,四处找地,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大家劝他:“您工作那么忙,年纪又大,近处又没合适的地,还是算了吧!只要我们每人多开一镢头荒,就够您那份了。”

        可林老严肃地说:“我是边区政府主席,要求别人做的,我首先要做到。我不完成任务,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大家实在拗不过他,秘书小王出了个主意:“咱们在河滩上找块地种。”

        “河滩上种地,大水来了怎么办?”林老担心地问。

        “咱们种糖萝卜,等大水下来时,糖萝卜已经收了。”小王胸有成竹地说。

        于是林老带上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河滩上搬走石头,开出菜地,种上了糖萝卜,年年收成不错。

        1943年底,他又制定了1944年的个人生产节约计划四条:

        (1)从农业生产上,完成细粮二石,交粮食局(用变工合作方法)。

        (2)收集废纸交建设厅。

        (3)自1944年1月1日起,戒绝吸外来纸烟。

        (4)今年的棉衣、单衣、衬衣、鞋袜、被单、毛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给。

        林伯渠把生产节约计划在新年墙报上公布,同时还赋诗一首:

        待客开水不装烟,领得衣被用三年。

        淡巴菰一亩公粮缴,糖萝卜二分私费赡。

        施肥锄草自动手,整旧如新不花钱。

        发动男耕和女织,广开草菜增良田。

        边区子弟多精壮,变工扎工唐将班。

        彭德怀、李富春、陈云、萧劲光、罗瑞卿等领导人也都挥锨上阵。但对垦荒最有心得的是当时任西北财经委员会领导的贺龙。

        人人都知道贺龙一把菜刀闹革命,屡建战功,是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在华北抗日前线,把日军战斗力最强的“功勋联队”都打得鬼哭狼嚎。此时,他为当好党在西北的“总粮草官”,把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他说:要推陈出新,创造科学的耕作方法,例如战士们在平地开荒,采取打“包围战”的战术,大家在一块荒地周围向中心发展,使包围圈愈来愈小,大家的情绪就愈高,一直到消灭这块荒地为止。“在山地开荒,则采取‘从中突破’的战术,在山下选择一点,向山上挖去,一直挖到山顶,把荒山分割成两块,战士们仰望到大片荒地已被‘突破’,分头去消灭,就会增加信心,更有把握。”

        为了既节省力气,又提高劳动效率,贺龙还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开荒姿态。他介绍说:在平地开荒,两腿“前钩后箭”,就是前腿弯曲后腿伸直,这样脚跟站得稳,腰部挺得直,镢头柄要长些,可以不必扬高,免得弯腰曲背。两腿累时,前后变换位置。这样挖地,一镢顶老百姓挖三镢,因为速度快,甚至一分钟可以动作48次。在山上开荒,则面向山坡,两腿并列,镢头柄要短些,动作时一挖一拉,亦不必弯腰。

        有如此好的耕作方法作指导,垦荒部队如虎添翼。1944年,贺龙号召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完成生产细粮10万石,相当于上上年5倍的增产任务。部队没让贺龙失望,在农作物受灾的情况下,仍收获粮食82万石。

        部纺线而周恩来、任弼时擅长的是纺线。

        1943年的一天上午,延安杨家岭大礼堂整齐地排列着几十辆纺车,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此举行的纺线比赛就要开始了。

        周恩来、任弼时、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出现在大礼堂,同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次,他们三人不是来观摩的,而是来参加比赛的。

        9时整,随着哨声一响,全场几十辆纺车立即转动起来,发出的“嗡嗡”声在参战者和观战者的耳中都是欢快的旋律。

        周恩来和任弼时不慌不忙,右手摇动纺车车把,左手把一条条的纱线抽出来,上到穗上。他们动作娴熟,抽出来的线长、匀,而且很少断线停车,不一会儿就纺出了一个像萝卜一样大的线穗。退出线穗,又迅速接上线,“嗡嗡”地纺起来。直到中午12时整,评判委员宣布比赛结束。

        当天下午,比赛结果出来了,任弼时纺的线既多又好,获纺线第一名,周恩来被评为纺线能手。他们纺的线被送到边区工农业生产成就展览会上展出。

        周恩来、任弼时能取得好成绩是努力学习、实践的结果。他们都曾向专人请教,从卷棉的松紧,打弦的方法,装锭的高低,摇车与抽线的配合,到摘渣、接头等全套技术无不用心领会,反复实践。当然,任弼时能得第一名,也有王震的一份功劳。他的纺车是王旅长从南泥湾送来的,质量不错,是加速型的,用起来很顺手。

        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书记在工作之余还能纺出如此好的线,中央机关的其他同志也不想落伍。每天天未亮,就有人摇起了纺车,到了晚上,在灯光下、月光下,更是“嗡嗡”的纺车声不断。

        由于领导同志的亲自动手,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了军民的生产热情,边区的各机关、部队、学校迅速行动起来。一时间,白天在荒山野岭处处可见开荒的人忙碌的身影,晚上则纺车声不绝于耳。每天天刚亮,拿着铁锨,扛着镢头,挑着粪筐的人流涌向田间,整个边区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都有热火朝天的劳动大军。

        “多开一亩荒,就多增加一分革命力量”,这是人们的共识。“加紧生产,努力苦干,多打粮食也是抗战……”音乐家冼星海谱写的《生产大合唱》成为黄土高原上抗日军民最喜爱的歌曲。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