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没等赶回京都便知道太晚了,虽然他到现在还不知道柴世宗急召自己回京师是什么事情,但他知道如果自己是在京师的话,肯定会阻止柴世宗做某些事情。
从刘总寨出来后才走一天,他便在一个小县城里见到了柴世宗所下的诏书,其中提到“寺院其无敕额(国家批准的名额、指标)者,并仰停废”,“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并“禁私变僧尼”。
从唐朝以后,世人信奉佛教者极多,寺庙遍布天下。但是能以国家名义批准建造的寺庙却是寥寥无几,更何况到了五代十国时战争不断、纷乱不息,更没有哪个国家能抽出时间、人力来管理这些寺庙。皇家之中有地位极尊的人是信佛的,才有可能以国家名义指定建造一两座寺庙,其他则多为民间信徒集资所建。所以柴世宗所提三点说白了,就是第一要将大周境内百分之九十九的寺庙给拆除了,第二是从此以后就算国家指定的寺庙也不会有了,第三是没有国家政策允许不准再有人出家为僧。这做法其实是逼迫全国百姓再不要信奉佛教,也无途径信佛奉佛,只有国家高级阶层才享有这样的特权。
然后赵匡胤一路上还亲眼见到地方府衙和军队一起出动,强征庙产,拉倒佛像,逼迫僧侣还俗为工为耕,必须躬身劳作才能果腹存身。而这些僧侣很多都是从小就进入寺庙,一直都在奉佛研经做法事。现在突然让他们去种田做工,他们又如何有能力存活下去。另外,那些佛家信徒们因为失去了信仰和寄托也是心慌情愤,处处可见与官家人发生冲突的情况。赵匡胤一路所到之处尽可见哀怨嚎啕,僧怨民恨。
赵匡胤原本受赵普提示,留密折与世宗,让其在万不得已时可用取佛财一策解决周国目前的困境。而且为了此举稳妥,并且不会让笃信佛家的符皇后因此事大受打击,赵匡胤已经筹划好一个大力施压、慢慢挤榨的办法。具体做法是让北伐归来的将士以超度阵亡同伴入驻寺庙。然后可在寺中采用搅乱僧人清修、妨碍信徒进香、破坏佛规戒律等方法暗中逼迫,让寺庙主动捐出钱财。这样的话钱财归了国有,僧侣继续研经拜佛,信徒继续敬奉香资。而且一旦有变故或需要,还可以再次从佛家逼榨些钱财为国所用。
但是现在柴世宗的做法与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完全是杀鸡取卵。不,不仅是杀鸡取卵,而且抢了别人的鸡杀了,还让别人从此再不吃鸡肉。赵匡胤现在非常担心,担心周国会出现内乱;担心邻国会借此机会突袭周国;还担心有小人故意为祸朝纲,制造出更加难以收拾的局面。也是直到这个时候,他心中基本确定自己被一路杀兜阻挡,最后被困刘家寨的原因可能就与此事有关。而刘总寨出来后再没遇到一次刺杀,所说的十几处兜子就此终结,这种情形也在证明着赵匡胤这个想法。
心急火燎的赵匡胤一路纵马,往京师汴梁奔去。当他到达京师时,已经有一些临近的州府开始往户部押送收缴来的庙产。虽然在汴梁四门外专门迎他的官员一再催促他紧急进宫见柴世宗,但赵匡胤还是决定先到户部的收缴点看一下。既然不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自己再早去两三个时辰柴世宗也已经于事无补了。还不如将正在发生的情况多了解一些,然后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大周的财政制度很严,像这种突然性的财物上缴和特种征收都是要由地方官府派人押送并带有呈报。然后必须有地方户部的文凭以确定数量,还有所在地参与收缴的驻军的军折作为佐证。而且押送运输的人当中还必须有当地百姓代表随行,接受户部入库前的盘问。只要在来源和数量上稍有出入,便立刻会转至吏部或刑部彻查。所以地方上要想借此机会骚扰百姓、巧取豪夺不是没有可能,但没谁敢这么做。因为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了岔子被捅出来,那么就会付出身家性命的代价,得不偿失。
临时征缴的情况过去也有过,由于各个环节控制得当,理由充分,额度合适,所以征缴的过程都非常顺利,百姓也没太多怨言。但这次赵匡胤却发现气氛很是不对,运送庙产的那些百姓都满脸怨愤,与押送的官府衙役不断会?99lib.有口舌冲撞。百姓代表接受户部盘问时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不予配合。
赵匡胤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这些百姓中不乏信佛之人,让他们陪着押送灭佛毁庙获取的佛财来上缴,心中肯定是极不情愿。而且这还是在京师之中,地方官府和拆庙取财现场的情况更可想而知。或许有些地方已经出现官民之间的冲突,随着实施的范围扩大,冲突还可能不断升级。但这种情绪的蔓延现在一定要进行控制,一旦军中部分信奉佛家的兵将也怨愤难泄,很有可能就会闹出内乱来。
离开收缴点,赵匡胤还是没有去往宫里进见柴世宗,而是顺道在禁军点检府停了下。在这里他没有花费很多时间,因为需要安排的事情早就在他心里筹措好了。
禁军成员的挑选是有比较苛刻的条件的,其中过于迷信于某种宗教的都不予吸纳到禁军之中。设立这种条件也是有道理的,信佛之人轻易不杀生。但作为禁军成员杀伐于沙场之上,不要说杀生,杀人也可能是天天有的事情,所以有这样的顾忌和信条那是万万不能要的。也幸亏当初赵匡胤挑选禁军时考虑到这样的条件,所以现在柴世宗采取灭佛取财的极端手段后,至少这十万禁军还是根基稳固的,可以随时调用。
赵匡胤到了禁军都点检府后只安排了几条事宜。第一,由禁军统领都虞侯王审琦、都指挥使石守信协助京师巡城师加强京师城防。第二,由禁军前营总领近京大将军高怀德赴京东大营,协助东南、东北、正东三区的安定。第三,由禁军后卫内城都指挥使李处耘赴京北大营,以防北方区域异动和北汉趁乱进袭。第四,禁军中军护卫使张令铎赴豫南大营,协助正南、西南安定。第五,禁军中军指挥使赵彦徽赴甘西道凤灵关,协助正西安定,严防突厥借机入境骚扰。
这几条指令一下,各位将军立刻动身。赵匡胤安排的这几人都是自己的结社兄弟,交情深厚、心意相通。平常时就算说的是场面话,他们也都一点即透、不点也能透。但是这一次却很难说他们和赵匡胤的想法就完全一样,因为在赵匡胤安排之前就已经有人和他们商量过外派的可能,而且也揣测过赵匡胤的意图。只是赵匡胤自己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更不知道有人已经从另外一个角度诠释了他的意图。
赵匡胤安排好所有事情之后,这才不慌不忙地前往宫中进见柴世宗。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两个人只比他提前了一顿饭的工夫进入龙殿,现正在向柴世宗面陈所见所探,并且细析各种现象中暗藏的危机,极力怂恿柴世宗立刻向蜀国出兵。这两人便是刚刚出使蜀国归来的王策、赵普。
柴世宗一听殿外传报赵匡胤进见,立刻离了龙案下三阶九龙口。像这样君迎臣归的待遇自古以来能享受到的人寥寥可数,而赵匡胤便是其中一人。
赵匡胤进殿之后,赶紧请柴世宗重新落座龙椅,先拜倒金山行过君臣大礼。转过来才与王策、赵普见礼。他没曾想在这里见到这两人,既是惊喜又感意外。特别是那赵普,是他最为依仗的臂膀,但两人已经许久未曾见面。上次赵普探亲回京后马上又赶往蜀国,赵匡胤则赶往南唐,所以只是由赵匡义转交了封书信却未曾见到面。
三人相互寒暄之后,赵匡胤也不故作姿态,抢先将自己一路遭遇阻杀、被困刘总寨的事情说了。正当他要将自己被阻原因分析给柴世宗听时,外面突然有户部的紧急奏报呈上。
柴世宗这趟看到的紧急奏报后放声大笑,那笑声震得整个龙殿“嗡嗡”作响。也难怪柴世宗在属下面前如此不加收敛,从双宝山一战之后,他所接到的奏章、军报全是些说苦报难的事情,搞得他五心烦躁、愁绪蔓生。但是今天这个紧急奏报却是个喜报,一扫多时缠绕柴世宗心境的阴霾。
“好!好!九重将军,你出的那灭佛取财的计策真是好。刚才是我要求户部佛财收缴点每天必须递上的急报,他们今天一天收取了就近的上党和东郡两处,所得佛财便已经十分可观。钱财和拆庙所得铜铁材料不说,单存粮便可让你禁军用上个把月的。”柴世宗说着话,将手的奏报递给赵匡胤。
赵匡胤接过奏报却没有看,而是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柴世宗,口中欲问又止。的确,赵匡胤无法不迷惑,刚才柴世宗夸奖他时提到他所出计策为“灭佛取财”,而赵匡胤记得自己明明是在密折上留下“佛财”二字。而且为了取得佛财而又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自己还想好了几种妥善的办法。只是回来的路上遭遇刺杀围堵,而柴世宗一时等不及了,未曾将自己的办法运用上,自己急急地采取了极端手段。但是现在从柴世宗笃定的语气中听来,好像是说就这极端手段就是自己的密折所留。
赵匡胤真的迷茫了,他不断在心中询问自己:是自己在折子上多写了些什么、错写了些什么,还是世宗将那佛财两字的含义理会错了?
“大周天佑,这都是皇上福德感天才有的大好转机。微臣虽然是想到从佛财下手这一途径,但是已经忘记当时是如何给皇上细留密折了。”赵匡胤很巧妙地应对柴世宗。这番话既拍了马屁,又不丢失功劳,最终要是出现什么责任的话,还可以推卸。
“你什么细留密折,就那么几个字,你自己看看吧。要真细留了还用我耗费那么多的心思、经受那么多的煎熬?”柴世宗说完话从龙案上拿起一封折子抛给赵匡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