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在地理上言,山脉是固定的,都邑的变化也较少,但河流水道则变化较大。水一面跟着山脉走,如两山之间必有一川;水一面又跟随都邑而定。由于河流的变化大,对经济的影响亦大。
中国古代典籍中,首先讲及水利的便是《书经》中的一篇《禹贡》。《禹贡》中讲到夏禹治理黄河。此文提到中国水道变迁的沿革甚详。
清人胡渭作《禹贡锥指》,全书对九州分域、山水脉络、古今同异之故,讨论十分详明。书中对黄河的水利与物产,也作了详尽的介绍。
中国第二部讲水利的书就是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郦氏为《水经》作注,是讲中国北方水道的一本大著作。
1.北方的黄河水患问题
现在谈一下黄河的水利情况。
欧洲人说黄河是中国之害。其实也不尽然。据研究所得,黄河也曾有利于中国,亦曾撰了一篇几千字的《水利与水害》一文,当时人颇为欣赏。何以黄河有害却成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呢?其实,前期的黄河对中国有利,黄河到后期才对中国有害。
黄河的水患据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周定王五年时,即鲁宣公七年,此时进入春秋时代已有110年,当时黄河北岸有卫国。卫国是殷商的故墟,上形容她“淇奥绿竹,淇上桑田,桧楫松舟,泉源考盘”,是一个美丽的水乡。春秋五十年左右,卫为狄所灭,由于狄不谙水利,黄河决堤频频,农田水利失修,故经常发生水患。
到魏文侯时,有西门豹、史起等专家起来大修水利,使这一带的人民仍然可以安居乐业。
至于历史上第二次的黄河迁徙,时在汉武帝元光三年,距周定王五年,已有440年。此次黄河所以发生水患的原因,是由于战国以来,各国的长期战争,大家竞筑堤防所致。汉代贾让曾说:“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当时齐、赵、魏各国竞相筑堤,使河水游荡无定,水去时固然成为肥美的耕田,大水时至则漂没而竞筑堤防以自救。
此时亦有决水以浸敌国者。如赵肃侯决黄河之水以灌齐、魏的军队;梁惠成王时,楚国决黄河水以灌长垣;赵惠文王决黄河之水伐魏,造成水潦;秦时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使城倾颓。
此时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邻国者。《战国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张“决通川防”。
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要到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成功,从此黄河平息水患,达900年之久。由于此时期的政府对沟洫河渠,时有兴修,因此对北方的经济文物促成兴盛。此即黄河有利中国的实证。
此后黄河造成水患,始于宋代,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绝。由于没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此逐渐衰落。
宋代之黄河水患,起因于唐代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横亘千里,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掣肘,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决,迁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的农田利在藩镇统治下,失修特多。
又加上五代时,黄河两岸梁、唐对峙,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梁贞明四年、龙德三年及唐同光二年,曾多次决河,到宋代时,黄河水患遂急剧发生,造成了黄河下游一二千里的河床,多次的迁徙。辽亡金兴以后,黄河仍常有溃决。元代黄河大决,河水遂自淮水流入海,造成此下之不利。
自春秋到清末,黄河水道有六次重大的变迁。
第一次发生于周定王五年,黄河在宿胥口决水,向东流丹漯川,到长寿津时又与漯川分别而行,与东北的漳水合流,经河北省的盐山县入海。《水经》上称之曰“大河故渎”。
第二次发生于王莽始建国三年,此时距周定王五年已有672年。当时黄河主流迁徙至魏郡,经清河、平原、济南到千乘。到后汉永平十三年时,此时距王莽始建国三年已有59年,由王景修治黄河,成为黄河主流。《水经》上称为“河水”。
第三次发生于宋仁宗庆历八年,由于商胡决河,使黄河自永平十三年以来,平静了凡977年的河道又发生了突变。河水溃决造成新的河床,从而分成东、北两支。原来的是北流合永济渠至河北青县而入海;东流则合马颊河经无棣县而入海,是新流。有时北流开而东流闭,有时则东流开而北流闭。宋代人主张河水东流,可作防敌的国防线,北流则流经契丹,认为对宋不利。
第四次是阳武故堤溃决,时为金章宗明昌五年,时距庆历八年已有146年。此时黄河大半之水经由泗水而进入淮河,此时北流仍通。
第五次是距上次95年之后的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此时会通河成,河水往南,北流已微,到明代宏治中,筑断黄陵冈支渠,至是黄河之水全由淮河所承受,北流遂绝。明人防黄河北流,如防大盗,强制黄河向东南流,遂使黄河水患无法消弭。
第六次在清咸丰三年时,此时距至元二十六年已有566年。当时黄河在近河南省兰封县西北地区的铜瓦厢溃决,黄河再改道北徙,从济水入海。今日津浦路经过的黄河铁桥即铜瓦厢溃决后的黄河流道,此后即无大水灾发生,证明黄河应向北流才对。
大致来说,黄河的大水患多在宋以后。继续糜烂之区,面积达数千方里,凡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各省,历遭河水肆虐,北方元气因而为之大伤。
考宋以后黄河水患所以不绝,原因有下列几点:
首先,黄河的正道因各种不相干的原因而被牺牲。宋时黄河之道有北流东流之分。自河南省的濮阳、河北省的大名入山东省的冠县、馆陶到河北省的清河,再入山东省的武城、德县至河北省的吴桥、天津诸地入海,谓之北流。导水东行者,即自河北省的清丰、朝城、清平、乐陵等县到无棣境内入海,谓之东流。本来北流是黄河古道,水流畅顺,且海口广深,但宋人恐契丹借北流为桥梁,守以州郡而使中国全失险阻,故绍圣诸大臣力主东流。至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黄河在阳武决口,灌封丘而东流。此时黄河分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南派由南清河入淮。金为自利,不欲使黄河北流,遂距北流的黄河古道更远。
到元明两代,为利用黄河之水济运河,更不愿黄河北流。元末黄河之道向北迁徙,而明人惧运河干涸,遂以人力阻塞北流。一直到清朝,均以人力控制黄河之流向。黄河不能按其自然趋势以定流向,遂经常有溃决发生。考证史实,明代时大河北决者有14次,南决者5次。清顺治康熙以来,黄河北决者19次,南决者11次。如从夏商周三代算起,黄河北流比南流时间为长。前者凡3600多年,南流仅500多年。直到咸丰时,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河道才再北流。常有因兵战而使黄河改道者。如宋高宗建炎二年,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目的为阻金兵;又如明末流寇掘堤灌开封;清顺治初,黄河之河南荆隆口被决。因兵争而河道常被毁坏,黄河安得不屡遭水患。
其次是周定王之后,沟洫不修,遂造成日益严重的黄河水患。黄河水患的两大成因,在于河汛时期水量突然暴涨,以及水中挟带泥沙量太多。上两者,主要是中游山西、陕西、河南诸省支流所促成。
至于开浚运河,目的在为漕运。但对于北方原来水利,却有损无益。隋炀帝开汴渠,沟通了黄河、淮河与长江,促进南北水运连贯之利。但正如宋代丁谓所分析,炀帝将幸江都,遂分黄河之流,左右筑堤300多里,因此造成散漫无所之水患,使陕西、河南一带,尽成泥浆卑湿之地。
自元明以来,筑堤建坝,国库耗资巨大,但仍不胜其淤塞溃决,虽然用尽人力财力,但水患仍烈。而且为了顾全运河的水量,强逼黄河南流,使与淮水合流,不但河患频仍,淮水亦酿成大害。
由于政治之腐败,河工之黑暗,致使黄河、淮河、运河造成肆虐泛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人民,每岁掷无量巨金以作三河之防御,屡防屡泛,使无产民力之消耗牺牲,难以计数。
2.南方的水利农业发展
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南方水利农业开始发展,最显著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唐中叶以后,江南西道,即江西省的鄱阳湖流域,物产富饶,比江南东道为佳。
五代十国时,北方五代,南方十国。当时南方经济情况好于北方,十国中之吴越建国,有专务治水的专官,称都水营田使。募集七八千人,称为撩兵,专职治理太湖,并常为田事治河筑堤。旱时运水种田,涝时引水出田。又开东府鉴湖(南湖),派撩兵1000人,专为钱塘湖芟草浚泉。农田水利搞得十分理想。当时南朝军驻荆州(汉水流域)及徐州(淮水流域),军粮不需依赖太湖流域所产。
宋代建都汴京(开封),当时北方米粮仰给于南方,经济重心转到太湖流域。
宋仁宗时,江南有大规模的圩田及河塘。每一圩田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人造河渠,外有门闸。旱时开闸,有引入江水之利;潦时闭闸,可拒绝江水之害,旱涝都不会发生。曾在江南任官的范仲淹特别欣赏,吴越国有营田军,专兴水利而不打仗。江南水利借着政治推动社会,充分改造天然环境以供人民利用。
仁宗时又有著名的至和塘的计划和修筑。根据《沈氏笔谈》记载,至和塘从江苏昆山县到达娄门,共长70里的水路,并无陆路,两旁有湖。欲筑长堤,苦无泥土。于是在水中筑墙,每隔二尺,再插入席簰。离墙六丈又筑一墙,再插入席簰,将六丈地面之泥土装入墙中,等干时将六丈洼地中之水车干。使两边有泥墙,中间成一渠,两旁有岸,每三四里造成一桥以通南北之水。堤岸造成后才有陆路。可以想象当时的江苏是一水国。
南宋建都杭州,特别重视江苏的水利。曾有昆山人郑亶详论苏州水利。他说古人治水之方,纵的有浦,横的有塘。此种塘浦,全由人工造成,塘浦阔者30余丈,狭者不下20余丈,深二三丈或一丈。苏州除太湖外,江之南北并无水源,因此多筑塘浦,计常熟有24浦,常熟之北昆山之东12浦,共开36浦。宋人筑阔而深之塘浦,目的在引江海之水,遍溉于堈阜之地,大旱时可以塘浦之水灌溉之,大水时积水可排泄至江海,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因此农地常获丰熟。
讲到太湖水利,吴越国时,江浙地区七八十年中只有一次水患,宋室自南渡后150年中只一二次水患,明代的江浙水利亦很好。但今日无锡,每隔十年便有一次水患。据研究所得,谓太湖每遇黄梅天涨水入长江,太湖无水时则长江倒灌之。自苏州至无锡的一段铁路,便有水洞300多个,由于洞的阔度不足,大水时流量受到限制,如果下大雨一星期,火车路两旁便成泽国。故应每隔二三年把渠道挖通一次,使排水畅顺,以免除水患。
综上所述,宋以前1000余年中国经济文化之营养线是北方;宋以来1000余年之经济文化之重要营养线则是三吴水利。最重要的要靠人力经营,开塘浦、挖沟洫,需要人力以赴。孔子也曾说过:“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可见兴修水利,不可稍懈,是古今相同的。
中国人是全世界最早懂得水利的民族。
处理水利有两种方法,便是“蓄”与“泄”。“蓄”是将水储藏之,“泄”是将水排放之。能做好水利,“蓄”“泄”得宜,便可减少水患。
整治水流之道,即对每一流域之水利兴修工作,应有统筹全局的计划,不可各自为政,当有政府领导,集中人力物力,才可兴众建业,把水利农事搞好。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966xs.com。966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wap.966xs.com